未来电影院新趋势,院线大佬预测或转型为社交场所新潮流
未来电影院可能会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 "社交互动性增强":正如院线大佬所言,电影院可能会从单纯的观影场所转变为社交场所。例如,电影院可能会引入更多互动环节,如观众参与的游戏、现场表演等,增加观影体验的社交属性。
2. "技术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电影院可能会采用更先进的放映技术,如4K、8K甚至更高分辨率的放映系统,以及更沉浸式的音效系统,如杜比全景声、IMAX等。
3. "个性化服务":电影院可能会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如根据观众喜好推荐电影、提供定制化的观影套餐等。
4. "多功能空间":除了传统的观影区域,电影院可能会增设多功能空间,如VIP休息室、儿童游乐区、餐饮区等,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5. "线上线下结合":电影院可能会与线上平台合作,如提供在线购票、选座等服务,甚至在线上举办线上观影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6. "环保节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电影院可能会采用更加节能环保的设计和设备,如太阳能板、节能照明等。
7. "文化体验融合":电影院可能会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电影主题展览、导演见面会等,提升文化氛围。
总之,未来电影院将不再仅仅是观影的场所,而是一个集观影、社交、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相关内容:
2014年3月,内地电影银幕数量已经突破2万张。业内人士预测,到2018年前后,内地银幕数量将接近4万张,与美国电影市场持平。数量上去了,质量又怎样?就在中国银幕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关于中国电影院排片高度雷同、艺术电影缺乏放映渠道、电影播放效果不佳、影院功能单一等问题日渐浮出水面。6月18日,在第17届上影节电影论坛之“致未来五年的电影院”上,业内人士就此话题展开热议。
吴思远 5年之后会有艺术影院
参加论坛的有思远影业集团董事长吴思远、时代金典院线总经理吴鹤沪、上海格瓦拉生活网CEO刘勇、金逸影视传媒市场总监孔原、国盛影业总经理高军、上海联和院线总经理陈果等。吴思远提出,中国没有艺术影院这很不应该:“现在一部大片上映,可以让一个电影院80%、90%档期排一部电影,这完全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不同类型的电影都有它的生存空间,大片有大片的空间,小片有小片空间。”吴思远说:“十几年前我曾经提出,想开艺术电影院,但因为不能单独引进片源,最后无果而终。现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影口味也越来越多元,单一的商业片无法满足,我想五年之后,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影院了。”
院线大佬 未来影院是社交场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大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往往有好几家电影院,对此,参与论坛的几位大佬均表示,这是恶性竞争,影院最终只能打“价格战”。而只在票价上做文章,不在服务上下功夫,这在参与论坛的院线大佬们看来只能是“自寻死路”。时代金典院线总经理吴鹤沪说:“未来五年的电影院不放电影肯定不能称之为电影院,但是光放电影可能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影院。五年以后的电影院除了传统电影之外,其他的方面更加丰富,体量会更大,其他的游戏、卡拉OK室,高尔夫、影视酒吧等等附加娱乐项目都要发展起来。美国现在有些影院在减少厅,增加其他设施。”
上海联和院线总经理陈果对此深表赞同,他说:“我个人觉得五年以后电影院将成为人们社交娱乐的终端。人们为什么要去电影院?一是为了享受最好的视听体验,二是因为这里会成为人们聚会交流、轻松社交的平台。以后的电影院一定是社交化的平台,不是纯粹为了看一部电影去那里,更多是为了和朋友相聚。未来的电影院可能甚至有儿童乐园,爸妈看电影,小孩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