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逆袭7亿大关!侏罗纪世界,重生观影感言,好莱坞再下一城

《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票房表现确实值得关注。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这部电影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这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如果票房能够突破7亿,这无疑是对电影本身和制作团队的巨大肯定。
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重要力量,一直致力于制作高质量的影片。从《侏罗纪世界:重生》的表现来看,好莱坞似乎在这场竞争中赢回了一局。这部电影在视觉效果、剧情设定、角色塑造等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这也使得观众愿意为它买单。
当然,票房只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一个方面。在评价一部电影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其艺术价值、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总之,《侏罗纪世界:重生》的票房突破7亿,可以说是好莱坞在全球电影市场的一次胜利。

相关内容:

《侏罗纪世界:重生 》我已经看完了。

上午10点场,IMAX影厅,134分钟时长。

看完之后,总觉得有只风神翼龙藏在什么地方,会偷偷飞出来,把我带回恐龙岛。

至今回想起来影片里的画面,依然画面感十足。

在开聊电影之前,我要先吐槽下。

话说,IMAX影厅的音响不要钱吗?

尤其是神庙群龙乱斗那场戏,霸王龙与畸王龙的撕咬声、龙骨断裂声通过环绕音效灌满影厅,音浪排山倒海而来,差点没把我耳膜给震穿。

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首选IMAX影厅。这样的顶级特效大片,就是要最好的设备才过瘾,特别是看到最后半小时,当你彻底投入的时候,那种视听沉浸感,真会让你仿佛置身侏罗纪。

必须说,这次环球和斯皮尔伯格请回了《侏罗纪公园》1、2部的编剧大卫·凯普,又请来最会拍怪兽的男人,《新哥斯拉》导演加雷斯·爱德华斯,做对了。

新三部曲不仅回到了“公园”系列老三部的调性上,还用胶片拍摄出了大场面沉浸式灾难氛围,爱德华斯拍怪兽惊悚片,果然从不失手。

观影过程,我一时像在看《金刚骷髅岛》,一时像在看《大白鲨》,最后甚至觉得自己在看《异形》。

虽然影片依旧不受影评人待见,烂番茄新鲜度仅54%,mtc54分,imd也才6.5分,但在我看来,影片绝对超过了《侏罗纪世界》二三部,和第一部至少打成平手。

看票房,势如破竹。工作日登场,首日应该能轻松拿下7000万左右票房,

猫眼票房预测为7亿。

就凭全片从不停歇的大恐龙追追追,人类逃逃逃,寡姐就为近年在内地市场票房低迷的好莱坞赢回一局。

1:观感如何

看完《侏罗纪世界:重生 》,你要问我最直接的观感是啥,我会用2个字形容,对味!

最对味的,不是满屏的恐龙含量。

电影中聚满混种恐龙的赤道孤岛,霸王龙会游泳,沧龙追着一家人开餐,蝠翼迅猛龙、畸王龙则带来异形般的梦魇感,大银幕上恐龙上山入海,毁天灭地。

最对味的,也不是恐龙终于不再想着拯救主角,而是回归本职工作:吃人。

霸王龙甚至在水中追着人吃,实现了斯皮尔伯格当年未完成的构想。

最对味的,还不是大量还原迈克尔·克莱顿的原著小说,比如卢米斯博物馆的霸王龙骨架、

用燃烧棒引开畸王龙、便利店迅猛龙追杀等等,无不让人想起《侏罗纪公园》的黄金时代,让老粉当场泪腺决堤。

最对味的,还不止《侏罗纪公园》老编剧大卫·库普联手《哥斯拉》导演,拍出了怪兽电影、异形惊悚片的味道,有段落干脆像极了《闪灵》大结局的追杀段落。

最对味的,是影片终于重回到32年前的怪兽惊悚片路线,回归森林冒险。

但不是情怀复刻,而是硬核“重生”。恐龙战力更强,将深海恐惧与巨物压迫感玩到极致。

电影里从海洋到森林到秘密实验室,恐龙一直在追着人类加餐,这才是侏罗纪系列让观众最“爽”的模式:主角团冒险+惊悚+科幻大逃亡。

不是恐龙大战,更不是人杀龙,而是龙猎人。

恐龙才是真正的主角啊!

总之,专精怪兽惊悚片的爱德华斯全片都在致敬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把观众扔回那个熟悉又危险的世界,

深海、雨林、废弃基地,哪哪都不安全。老恐龙新变种轮着来,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龙,嘎嘎就是追着你跑。

那种在电影院死抠扶手的感觉,找回来了,这你敢信,朋友们。

说真的,在看电影之前,我真的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进去的。

但看完之后我要说一句:好莱坞大片的票房大门重新被寡姐一脚踹开了。

2:关于故事

《重生》的故事,就是一场丛林自杀式任务。

故事发生于《侏罗纪世界3》的5年后。

此时残存的恐龙被迫退到赤道附近的热带孤岛,因为气候接近史前环境,成为它们最后的栖息地。由于它们都已“野生化”,人类被禁止进入,孤岛成了“全球禁区”。

公众也对恐龙已经没了兴趣,不过收购了英根的医药公司,还是决定对恐龙下手。

电影开场,就是医药公司的实验室人员吃完士力架随手丢造成短路,放出了畸巨龙,强行给恐龙加餐成功。

公司要的,是三种长寿恐龙体内,治疗人类心脏病的核心药物成分,分别是代表海陆空的沧龙、泰坦巨龙、风神翼龙。

这个采集三种恐龙样本的冒险任务,交到了一个精英小队手上。

带头的三位,是寡姐演的佐拉、”新刀锋战士“阿里演的邓肯这两位雇佣兵,以及乔纳森·贝利演的痴迷恐龙的卢米斯博士。战斗力最弱的,则是意外加入又和小队走散的德尔加多一家。

从他们进入赤道地带高大茂密的雨林,故事就开启了观众熟悉的孤岛冒险逃难模式。

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正常的变异的恐龙轮番登场,从海滩到深林再到废弃乐园不断追着精英小队,而小队在雨林被围、海底遭突袭、悬崖自由落体,一刻不停。

如果说“世界”系列还有少许轻松的戏份,那《重生》就是彻头彻尾的孤岛冒险惊悚片。

故事不复杂,就是科幻惊悚片迷耳熟能详的模式,孤岛就像神秘星球,游艇如同太空船,凶神恶煞的恐龙有外星生物,剩下的就是末日求生。

电影134分钟的长度,全程无尿点,到电影最后,我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总之这版《侏罗纪》的重启,绝不像北美影评人评论的那样不堪,许多下手最狠的地方,影片中都做了说明和铺垫,基本上可以做到逻辑自洽,大家可以放心观看。

3:关于“只吃人不互殴”的恐龙

就像前面说的,即使寡姐出马,恐龙也还是本片妥妥的主角。

导演爱德华斯对巨兽的表现张力也很强,用胶片拍摄,就是要让观众重拾对史前动物的敬畏之心。

片中除了爱好和平的泰坦巨龙之外,全部恐龙都建立了某种共生关系,联手反杀人类。

我们先说老朋友。

侏罗纪系列头号老朋友霸王龙,又一次进化了游泳技能。

德尔加多一家,就是让霸王龙新技能坑了,眼看体型巨大的霸王龙翻身,还有逃命的机会。结果下一秒它突然消失,迅速杀了个回马枪,然后直接下水,开始演出残暴的河流追逐戏,制造出好几个令人屏息的时刻。最后被石头卡住才点餐失败。

这整段戏其实改编自原著者迈克尔·克莱顿小说中的一段情节,当年斯皮尔伯格想拍,技术达不到,如今一拍,果然强化了霸王龙水陆双栖霸主的定位。

棘龙也与之前略有不同,改为、水陆两栖的猎手,比起恐龙,更类似鳄鱼。

更绝的是它们与沧龙组成了捕猎搭档,联手加餐。

沧龙则是完全还原了海洋巨兽应有的威力,怒撕直升机那段,滔天巨浪裹着金属碎片像雨点一样砸下来,我的深海恐惧症原地发作。

接下来是新朋友。

“侏罗纪”系列中从未出现的无颚龙、鹰角龙等,以及基因改造后的——畸王龙和风神翼龙等,个个够猛。

风神翼龙生活在悬崖峭壁上,是空中的统治者。

翼展11米,几乎等同一座战斗机大小,张嘴就能吞杀猎物。

它们的巢穴搭建在一个类似神庙的地方,是古代就已有的文明遗迹。为了获取它们的基因,小队险遭团灭。

而畸王龙作为变异大BOSS,简直是异形恐龙版。

就像导演爱德华斯自己说的,畸王龙除了参考系列里的霸王龙,还融合了异形与《星球大战》里兰克兽,此外还有鳄鱼、大猩猩、非洲象、科莫多巨蜥的DNA。

想想得有多猛。

至于无颚龙和最可爱的鹰角龙就没啥杀伤力了,后者还被带回去当宠物。

不过全岛脾气最好的,莫过于泰坦巨龙。

它的科学原型是巨型蜥脚类恐龙,大型植食性恐龙,体长能超过30米。片中群龙漫步草原,脊柱在阳光下生辉、长颈交缠的画面,复刻了《侏罗纪公园》腕龙初现的史诗感,让人只想感叹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与生命的壮美。

这也是全片唯一的安全时刻,像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给整部影片带来了些许温情。

但除了它们,恐龙都不是吃素的。

4:关于寡姐和其他人类演员

寡姐的佐拉这角色,大概是好莱坞怪兽片中,唯一不废话,超能打,智商始终在线,而且人设不讨人厌的女性主角了。

姐打恐龙理由贼简单:money!没有那么多废话,就是这么直白,这才是一名优秀雇佣兵的职业操守。

她当然完全跳出了好莱坞传统女性角色的“尖叫宿命”,冷静、专业、武力值爆棚,在海浪翻涌下大战沧龙,在下水道里躲避迅猛龙的追击,又与博士一起大战翼龙,全片堪称又飒又稳。

告别复联的寡姐依然很美,冰川蓝眼眸配瘦削身形,每个表情都写着“姐我好美姐我不慌”。

唯一一次发慌,是和鲁本告别,从惊愕到悲伤到再度奋起,情绪戏无懈可击。

而《绿皮书》主演马赫沙拉·阿里饰演的邓肯也不赖,尤其是与佐拉的默契配合,无需眼神就一清二楚。

结尾他那场英雄献身戏也演得很精彩,一枚信号弹划破天际,

和《侏罗纪公园》第一部中马尔科姆博士引诱霸王龙的情节完美呼应。

如果这角色就此牺牲,应该更有分量,问题是角色莫名其妙又活过来了,可一个人怎么躲过畸王龙的?

相比两位专职负责打恐龙的男女主角色,乔纳森·贝利的卖萌博士人设倒更为讨好。

俩倒霉小孩也挺可爱,也不拖后腿也不熊孩子。

唯一的问题是本片主角是恐龙,就算演员发挥都恰如其分,人类角色也不如恐龙出彩。

5:《哥斯拉》导演拍的有多吓人

要说好莱坞搞怪兽恐怖那套,爱德华斯称第二,可能无人敢称第一。

他成名作是独立电影《怪兽》,16年执导了《哥斯拉》重启版,《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又大获成功。

他执导的侏罗纪,当然撒上了一把怪兽味的孜然,可以说电影前半段偏冒险,后半段越玩越惊悚。

加上《重生》全员新角色,没有情怀要顾及,更没有主角光环,恐龙随时悄悄爬到人类身后,不声不响间就带走一个队员。所以影片有种人类任何时候都可能恐龙吞掉的紧张感。

爱德华斯则是将最拿手的希区柯克式惊悚度拉满,对观众发起变异恐龙海陆空大反杀。

开场畸王龙被困在实验室大门内的首秀仅仅只是管中窥豹,怪兽一直掩在雾气中,你就只看见个扭曲的影子,黏糊糊的尖牙反着光,配上研究员那声惨叫,恐怖感无以言喻。

零对白,零配乐,一片寂静。恐龙若隐若现,却让人感到危机四伏。

各种局部暗示、声音先行与低机位压迫视角,把人的心全程吊着。恐龙不只是庞大的视觉奇观,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心理恐惧。

恐龙吃人的戏也不靠血腥刺激,而是靠声音和画面之外的留白,人刚摔进水里,下一秒水面突然血红,什么都没拍,又什么都拍了。

沧龙围猎时的伺机而动,风神翼龙俯冲的眩晕,都堪称惊心动魄。

但最绝的还是两个段落。

一是博士和寡姐一起攀爬悬崖到风神翼龙的巢穴内提取样本,接着上演了古玛雅神庙里的生死空战,风神翼龙悬崖险战步步紧逼,感觉下一秒就要踩我脸上了。

二是鲁本一家遭遇恐龙超市追击。

追人就算了,它追人的时候还会用爪子一下下敲击地面,就是享受那种戏耍猎物的感觉,最让人发毛的是它歪着头听下水道,最后从天花板通风管倒挂突袭,沉浸感+惊悚感直接拉满。

导演不愧是斯皮尔伯格的铁杆粉丝,《大白鲨》惊悚美学的奥义就是你知道它在、但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现。

6:特效大场面咋样

但真要说特效场面,前面都只是小场面。

真正的大场面,在影片一前一后。

电影开篇那场沧龙与棘龙的联手围猎段落,无论画面紧张感还是特效表现,都达到了好莱坞电影的顶级水准。

这场恐龙战术配合中,棘龙通过撞击、拦截主角团坐的“埃塞克斯号”,驱赶精英小队,沧龙再进行最后猎杀。

沧龙巨大的身躯在海中穿梭,寡姐被吊在船头,跟沧龙那双深海巨眼对上,庞然巨兽跃动的窒息感带来的是难以复制生理性压迫。

整场戏巨大的恐龙之眸、《大白鲨》式的海洋围猎,寡姐的海中倒挂,都让人印象深刻。

但如果你要问我《重生》中,特效表现最好的是哪一段。我会投票给大结局畸王龙出场的云雾大战。

这场戏浓雾成了畸王龙即将登场的幕布,螺旋桨气流声穿越雨林,它若隐若现、缓慢而又压迫感十足。

直到它一口把主角团的救命稻草直升机啃了,直升机炸开的火光里,它像座山一样悄然出现在博士背后,那异形般的头颅和密集的獠牙宛如鬼魅。

低角度仰拍下,那巨大的身体与主角团渺小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未知的恐惧随着翼残骸迅速坠落,人类在巨物面前人的渺小感,令人不寒而栗。

7:多说一句票房

这注定是一部争议巨大的好莱坞大片。

有老粉看得一本满足因为含龙量超高,也有观众喜欢海陆空恐龙大战。

在他们看来,这是很长一段时间来最好的侏罗纪电影。

但也有人认为电影也不过是又一部好莱坞流水线出产的预制菜而已。

但看完电影之后,我认为,《重生》最终票房应该能轻松达到猫眼预测的7亿。

乐观一点的话,达到10亿也不是不可能。

《侏罗纪》这样的巨兽片在内地市场向来受追捧,甚至电影市场越低迷,这样的电影反而相对卖得更好。

就说克里斯.帕拉特主演的侏罗纪世界三部曲。

2015暑期档《侏罗纪世界1》在全球拿下了16.40亿美元的票房,内地总票房14.18亿人民币。

2018暑期档《侏罗纪世界2》全球12.85亿美元,内地总票房高达16.95亿人民币。

2022的《侏罗纪世界3》全球票房为9.87,内地总票房依然达到了10.59亿人民币。

去年内地最卖座的好莱坞电影是口碑平平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其全球票房5.73亿美元,而内地票房高达9.56亿人民币。

这几年来,内地观众一直对于巨兽电影有着热情的向往。

一方面是对巨兽恐惧下的一种肾上腺素的刺激;

另一方面,这类电影算是近年少有没有被好莱坞电影政治正确沾染的领地。也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全力打造的爆米花大乱炖。

在专业影评人眼里,的确上不得台面。但,在影迷眼里。爽就够了。

怪兽科幻片被反复观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无限满足了我们的冒险想象,让观众感受到了生活中没有的震撼与恐怖。

在酷暑的大荧幕上,看一场寡姐大战各类恐龙,哪怕是新瓶装旧酒,经历这场电影中的生死历险,也算值得。

发布于 2025-07-05 19:43
收藏
1
上一篇:侏罗纪世界第三部震撼回归!国内确定引进,原班人马集结再战恐龙时代 下一篇:侏罗纪世界4全剧杀青!寡姐携手乔纳森·贝利共闯恐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