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归来启示录,选对电影,借势起飞——蜜蜂网深度解读

《大圣归来》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中国动画电影,它不仅讲述了孙悟空的传奇故事,还蕴含了许多深刻的寓意。以下是从《大圣归来》中可以得到的关于挑选电影的几点启示:
1. "故事深度":《大圣归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英雄救美,它探讨了成长、责任、自我救赎等主题,这表明一个好的电影应该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2. "文化传承":电影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这提醒我们,好的电影应该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3. "艺术表现":《大圣归来》在动画制作上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精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动作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表明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4. "情感共鸣":电影通过孙悟空的经历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无论是对于童年记忆的怀念还是对于英雄主义的向往,都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
5. "社会价值":《大圣归来》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正义、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样的社会价值是电影应该具备的。
6. "创新精神":虽然《大圣归来》基于经典故事,但它通过现代视角和创意改编,使得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告诉我们,电影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当我们挑选电影时,可以借鉴《大圣归来》的这些特点,寻找

相关内容:

2015年暑假最火的电影是什么?当然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截止发稿前《大圣归来》实时票房已经达到4511万,甩《小时代4》2140万一倍有余。其实暑期档开始的时候,人们只预感到《小时代4》会与《栀子花开》撕得难舍难分,谁也没想到的黑马《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却横空出世。三天票房过亿创造国产动画片的奇迹,豆瓣评分8.7,微博朋友圈遍布“安利”,实现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人红是非多,想来借东风的人自然不少。比如《大圣归来》手游。近日,标题为“《大圣归来》电影上线,玩正版手游送3D电影票”的活动帖子出现在各大游戏论坛上。其实这“正版”二字还有待商榷,从游戏上架时期的宣传和内容来看,和电影也没有半毛钱关系。事实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确实有官方游戏,不过是PC端的,名字叫《西游无双》(请计算此刻游戏研发商的心里阴影面积)。

另外一个表现在app排名上。此前籍籍无名的《大圣归来》手游在12日迅速爬升到付费榜第12名,AppStore对应关键词第一名,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电影火爆的原因。

不管《大圣归来》手游此番营销是对是错,起码手游成功借到了电影的势。同期的小时代却没有这么好的命了。

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同的是,《小时代》拥有自己的官方正版同名手游。游戏做的还不错,AppStore上评级四星半,评论也是一边倒的持表扬态度。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还不同的是,手游非但没有借电影的势扶摇直上,反而排名持续下跌……

游戏还是那些游戏,电影还是那些电影,为何同样的借势却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凭借着“人人安利”口碑营销成为票房黑马。在电影宣传单上印有11家出品方,这些出品方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工作人员,随时在朋友圈和微博上更新电影数据。郭靖宇、徐纪周、王海滨等电视业内的编剧导演制作人,都在朋友圈晒出了"包场"的票根。除此之外,在微博、论坛上,一场"自来水"(自发水军)的安利推广也逐渐展开。在微博上,不少影评人和电影大V都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过,"一直收到了不少安利"。

反观《小时代》系列电影成就了票房与谩骂双高的社会现象。在这个暑假,《小时代4》以横扫千军的气势拿到了最多的排片,这种蛮横无理明着抢钱的行为遭到了观众逆反心理的抵制。人们开始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贴出关于小时代的各种揶揄之语:

这种“反烂片心理”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奇迹,我们都知道《大圣归来》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另一方面这种心理带来的后果也是盲目的:抵制烂片的一切。人们不会管电影同名游戏的质量如何,只会单纯的认为电影是烂电影,IP是烂IP,做出来的游戏也是烂游戏。

我们再说回游戏的事。《大圣归来》借到了电影的风,《小时代》却受了电影的害,同样的火爆不同的命运。这告诉我们,IP虽好,可不要贪杯哦~贪杯之前先挑挑好伐?

发布于 2025-07-06 02:12
收藏
1
上一篇:河南淮滨非遗“泥叫吹”火爆年货市场,传统手艺成为新年热销佳品 下一篇: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纪录片美国工厂与蜜蜂之地等佳作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