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为孤岛,一善一世界,二刷奇迹男孩Wonder,感悟成长与包容

《奇迹男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患有面部畸形的男孩奥吉·马文(Auggie March)在进入普通学校后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和成长。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家庭的爱与支持,也探讨了人性、包容和自我认同等深刻主题。
二刷这部电影,你可能会发现以下一些新的感悟:
1. "人性的光辉":奥吉在校园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嘲笑他的人,也有真心帮助他的人。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善良和爱的力量。
2. "家庭的力量":奥吉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了他巨大的支持。家庭的爱是奥吉克服困难、勇敢面对生活的基础。
3. "包容与尊重":电影中展现了不同人对待奥吉的态度,有的包容、有的嘲笑。这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包容和尊重他人。
4. "自我认同":奥吉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学会接纳自己,勇敢地面对生活。
5. "友谊的珍贵":奥吉在校园中结识了几个好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这让我们明白,友谊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6. "教育的意义":电影中展现了教育在培养孩子包容、尊重和关爱他人方面的重要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

相关内容:

二刷电影《奇迹男孩》,心疼奥吉的生来缺陷,却也感怀于家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只是又有多少人会同时注意到作为大娃的姐姐,一直以来都被家人忽略的委屈呢?

某一天,和王先生聊天,他忽然一本正经的和我说:

前几天和一群朋友聊天,说到现在的二胎问题,很多家长都会下意识地忽略掉对大娃的照顾,把全部心神都放在刚出生的新婴儿身上。可实际上,这是不好的,很容易造成大娃的情绪偏激,以为父母不再爱 ta 了。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要对大娃比以前更好更爱,因为大娃从小就是在父母长辈 “专一” 的爱中成长,ta 已经习惯了自己是这个家里的核心。

现在忽然间多出了一个弟弟或妹妹分散掉了父母对 ta 的爱,难免会失落,久而久之也会下意识地抵触这个家里的新成员。

反而是刚出生的小 baby,还从来不曾有过这种 “被独宠” 的感受,所以不会太计较父母是否 “独爱” ta 一个……

说实话,在听完王先生这段话后,我有点讶然。一是很少见到这么认真发表意见的王先生,二则是对他所转述的观点,是我从没想到的。

我不知道他们在聊嗨掉的时候,是否夸大了大娃的情绪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父母确实是下意识地忽略掉了对大娃的情绪疏导。

今年过年回家不止一次听到身边有小朋友对父母说,“你们都不爱我了”……而大多父母的回应则是试图和大娃讲道理,“怎么会呢?宝贝,我们还是爱你的,只是弟弟/妹妹还小,特别需要照顾”…...

无独有偶,疫情期间在家二刷电影《奇迹男孩》时,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这种大娃被忽略的悲伤。

先天脸部有缺陷的奥吉(August),一出生便夺走了父母所有的注意力与关爱,就像姐姐维娅(Via)所说的,奥吉是太阳,我、妈妈和爸爸都是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侵删)

维娅大多时候是默默地走在身后,看着父母一边一手牵着弟弟奥吉,她已经习惯了家里的这种相处模式,习惯了凡事不抱怨,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处理,不多给爸妈 “添乱”,习惯了做爸妈口中的 “懂事女儿”,可是她也毕竟不过一个刚上高中的女生,在新学期的第一天面对诸多的不顺心,也会盼着回家后,爸妈也能像关注弟弟奥吉那样问她一句:今天过得怎样?

可是并没有。父母都只看到奥吉的不开心,都忙着安慰奥吉去了。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侵删)

妈妈曾经是个童书插画家,奥吉出生后,妈妈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偶尔拾起画笔,也只是画各种扮相的奥吉…...

就连万圣节前难得一次的母女相处时光,也因为奥吉学校的一个电话,妈妈夺门而出,空留维娅一个人......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侵删)

维娅回忆弟弟还没出生前的时光,那时的她,作为第一个孩子,第一个孙女,第一个侄女,所有人的目光都只聚集在她身上。

可是现在,只有外婆是最爱她的,尽管外婆也爱奥吉,但显然她也看到有很多天使在照看着奥吉了,所以在外婆心里,维娅才是她最心爱的宝贝。

难过的是不久之后,外婆去世了。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侵删)

一直到维娅学校戏剧演出那晚,看着舞台上精彩表演的女儿,妈妈才终于意识到自己长期以来对女儿的疏忽…...

如果说奥吉因为长相不得不承受外界的伤害眼光,那么维娅的委屈则是来自家里亲人的疏忽与不在意。

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更让人心疼,但维娅无疑是善良的,尽管偶尔也会有小情绪,但大部分时间里还是选择了体谅与包容父母的“粗心”,并一如既往的爱着这个弟弟,照顾他的情绪,安抚他的愤怒,安慰他的悲伤…...

《奇迹男孩》(Wonder)我是先看的电影,后来感怀于影片里每一个人物的经历,忍不住翻出英文原著从头到尾又细读了一遍,果然不负我望,只不过书里描述的内心情感变化比电影中的精彩多了。

电影《奇迹男孩》剧照(侵删)

我尤其喜欢这种分人物多角度来讲述同一段经历的艺术表现手法,每每读来总有特别多的收获,一如早前看的《怦然心动》(Flipped,也是有书有电影)。

小差别之处在于《怦然心动》里只是小男主小女主两个视角,而在《奇迹男孩》里则是六个角度。如此陈述铺写事件,非但不会让读者有拖沓重复之感,反而因此更能沉下心来细细思索每一种情感的变化。

关于这本书和电影的情节,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一个因遗传罕见基因而天生脸部有残缺的男孩奥吉,在十岁那年,父母终于决定放手,不再家庭教育(home-school),而是送他去学校上五年级。

之后的影片很顺其自然地围绕着奥吉在新学校因 “不普通的” 长相而遭受到的种种或困惑,或自卑,或愤怒,或挣扎,或快乐….的经历。

The only reason I’m not ordinary is that no one else sees me that way.

奥吉说,我不普通的唯一原因在于,没有人用普通的眼光来看我。这句话听来十分悲哀,但不可否认,他的外表足以让初见到他的人们惊愕,甚至害怕。这是人的本能。所以即便奥吉再敏感,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这一点上,他需要做的是克服自己,并逐渐习惯这种情况,不让自己的情绪过多受影响。

但是能够不介意他的外表,只把他当成一个初入校园的新生,真心向他伸出友善之手的,只有莎莫(Summer)一个。她说:嗨,我叫莎莫。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侵删)

但即便是善良如莎莫,也坦言自己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奥吉的长相。所以我们不该苛责那些初见 奥吉外表的人们的第一反应,但是我们会希望大家能够不要因外表而对一个人退避三舍,视而不见其内在的美好,就如英语教师 Mr. Browne 的九月箴言: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侵删)

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 choose kind.

其实我最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有几分不解的,为什么是在 “正确” 和 “善良” 之间做选择呢?什么情况下会将这两者放在一起衡量呢?挺不理解的。

后来王先生举了个十分现实的例子:街头乞讨的老人,让我瞬间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意。

这几年经常会见到地铁通道里,天桥边,公交车站附近……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各种乞讨的人,有小孩,有大人,还有老人......

早些年我们见到乞讨的人,总会善意的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后来我们看到了一些报道,很多乞讨的人并非真的生活所迫,有的甚至以此为生,还有的甚至比我们都有钱......

于是我们觉得不能纵容这种 “好吃懒做”,不能任由他们消费甚至伤害我们的善意,所以我们渐渐的会因为 “正确做法” 而关上了我们的善意之门......

只不过,每每见到沿街乞讨的老人时,不管背后的真相如何,我还是会下意识地给钱。那一刻,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么做是否正确,会不会 “纵容” 不善之风,只是下意识地遵从本心。

因为不忍心,所以选择从善如心。

一如王宝强主演的电影《人在囧途》中,正是牛耿对乞讨女教师的善意,才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真情。

又如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阿米尔·汗主演的外星人 PK 对骗钱的老人伸出善意之手,成全了老人对妻子的那份深情……

电影《奇迹男孩》截图(侵删)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的所见未必是事实的全部。有些时候,多数人都默许的事情未必就是正确的,而有些事情也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更有些所谓“正确”的事情未必就合情......

我们评判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是从我们的理性思考出发;而选择善良,只是遵从本心,情之所发。所以,下一次,当你纠结于正确与善良的选择时,请选择善良


《奇迹男孩》里的奥吉始终是幸福的,即便他生来缺陷,但他很幸运的降生在了这个愿意付出全部爱与耐心的家庭里。他的长相造成他的无法普通,但家人对他的关爱成就了他的不平凡

二刷电影和原版书后,我还上网查到本书的作者 R.J.Palacio 说,她的灵感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经历中的一位小女孩。

一次,帕拉西奥和孩子们外出,停下来买冰激凌时发现排在前面的小女孩脸部严重伤残,她三岁的儿子看到女孩的脸之后立刻哭了起来。为了避免孩子尖叫伤害到小女孩及其家人,帕拉西奥立即匆忙带着孩子离开,离开时她听到后面小女孩的母亲冷静、友好地说:“好了,孩子们,我们该走了哦。”

事后,她很自责,也开始思考:这个小女孩及其家人每天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事故?就在那天晚上,她听到了收音机中播放的娜塔莉·莫森特的歌曲《奇迹》,随即动笔,写下了这部感人的处女作。

果然艺术来源于生活,我没有想到背后还有这样一段似奇特又常见的经历,但我忍不住好奇的是,为何作者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是小女孩,而在创作时却选择了男孩这个性别呢?这背后是否还有更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地方呢?

说实话,我想象不出若是情节编排换成了姐姐和妹妹,或者是哥哥和妹妹,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发展?嗯,思维发散的有点远了,但也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们,亲爱的读者们,又会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观点~

·END·

发布于 2025-07-06 10:53
收藏
1
上一篇:奇迹男孩,深析斯蒂芬·卓博斯基电影中的道德观与人性光辉 下一篇:奇迹男孩温暖故事,传递正能量,启迪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