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祥历史剧邵氏独领风骚,瀛台泣血演绎皇权悲歌,超越课本再现历史生动

李翰祥是中国电影界著名的导演和编剧,他在历史剧领域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作品往往以精细的剧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解读而著称。邵氏公司是李翰祥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他的带领下,邵氏的历史剧确实成为了一绝。
《瀛台泣血》是李翰祥导演的一部历史电影,讲述的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故事。这部电影通过艺术加工和再现,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相较于传统的课本叙述,电影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李翰祥通过这样的作品,不仅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加深了观众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他的电影作品,如《瀛台泣血》等,确实在生动性和感染力上远超课本,为观众提供了不同于文字的视听享受。

相关内容:

邵氏电影里面,李翰祥的历史剧是很有看点的。李翰祥的历史剧除了考古的讲究,还有生动的故事演绎和美轮美奂的美术布景、服化道以及妆造。李翰祥的身份是导演,但是我认为还得再给他加一个历史学家的头衔。他的清宫戏就很有看头,著名的《瀛台泣血》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一起来看看这部史诗巨作。

电影《瀛台泣血》

清朝末年,光绪皇帝亲政,慈禧太后退居二线,每天吃喝玩乐。

慈禧太后

随着甲午战败,洋人们在外交上给了光绪皇帝很大的压力。

外交压力

光绪急需改变这一切。他亲自下场,听取康有为、谭嗣同的变法改革,学习西方,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祖宗的规矩,被光绪想起一点就改掉一点,只要是他认为不合理的。

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的改革引起了以荣禄为首的守旧大臣们的强烈不满。他们私底下拉帮结派,想尽办法阻止新政。

荣禄

袁世凯是他们积极拉拢的对象。袁世凯说,支持旧制当然可以,但是在皇上面前,他还是得做做样子,支持变法。荣禄等人一听,连说当然当然。

袁世凯

慈禧不肯亲政,守旧大臣们就跪着求她出来主持局面。如果慈禧不答应,他们就一直跪着。为了不耽误自己拍照,慈禧只好应付他们,点了点头。守旧大臣们当然不想被光绪革了头上的乌纱帽,这是可以理解的。

逼宫

载漪福晋来到晋沣皇后这里串门子,看见皇后面带忧愁,暗示她要求得皇上的宠幸。晋沣皇后听了,更加愁眉不展。

拉家常

德龄公主来找光绪,她留过洋,光绪问她外国的皇帝们是怎样管理国家的?君主立宪又是怎样的?德龄公主不知道该怎么他。

德龄公主

康有为和谭嗣同来找光绪,说了许多变法维新的好处。说现在的中国如果还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光绪皇帝却忧心忡忡。他当然想改革,但是又害怕守旧派们的顽固大臣。

康有为和谭嗣同

这时候,袁世凯来了,他告诉皇帝天津之行要千万小心,因为守旧大臣们派出杀手要在阅兵时候杀他。光绪大惊失色。

袁世凯告密

袁世凯走后,光绪皇帝六神无主。谭嗣同说,当务之急,要先杀了慈禧,守旧大臣们没了靠山,以后就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如果变法有人掣肘,就别想成功。光绪还在犹豫,谭嗣同说一切都由他去操办。

操之过急

康有为说谭嗣同这样做太冒险,谭嗣同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谭嗣同和康有为

谭嗣同找到袁世凯,说了刺杀慈禧的计划,还把皇帝诏书拿给他看,想借袁世凯手里的兵围住颐和园。袁世凯同意了,但是他要拿着这份诏书。谭嗣同同意给他诏书,并且深深地为袁世凯的这份为国之心所感动!

密谋大事

谭嗣同前脚刚走,后脚袁世凯就把诏书拿给了荣禄。

两面派

很快,诏书就被送到了慈禧手里。

天雷滚滚

慈禧一看上面的内容,好家伙,要杀我!二话不说,直接来找皇上。

兴师问罪

德龄公主告诉皇上他一大早去颐和园,被士兵拦住搜查。皇上和谭嗣同、康有为很不解,明明跟袁世凯约好的是第二天包围颐和园,怎么今天就有拦路盘查?难道是袁世凯等不及,提前举事?

闷葫芦

为了搞清楚事情真相,谭嗣同亲自出去一探究竟。结果搞明白了,是袁世凯叛变,慈禧正往这里赶来。

谭嗣同

光绪大惊失色,他赶紧安排康有为和谭嗣同逃跑。康有为走了,谭嗣同却不愿意离开,他要陪着皇上,皇上让他赶紧走。二人要皇上一块儿走,珍妃说皇上不能走,他得留下主持大局。

危急关头

慈禧驾到,她拿出诏书问到光绪脸上,并且搬出“二十四孝”,质问他杀父母的皇上该当何罪?光绪左右支吾。

慈禧

珍妃帮着皇上说了几句话,慈禧大怒,她命令珍妃的姐姐瑾妃打她。瑾妃不忍心打妹妹,但是不得已,还是打了她两巴掌。姐妹二人抱头痛哭。

姐妹情深

慈禧重新出来理政。

慈禧

皇上被软禁在瀛台。

瀛台

珍妃被打入冷宫。

珍妃

皇上请求身边太监王商想办法,让他逃离瀛台。王商同意了。

光绪

慈禧带着晋沣皇后来到瀛台,慈禧想让晋沣皇后劝说皇上跟她一条战线。

晋沣皇后

晋沣皇后本来就怕皇上,见面没说几句话,被光绪怼到哑口无言,撵了回去。

灰头土脸

慈禧太后和晋沣皇后走后,王商把光绪扮做太监,在小太监张进喜的帮助下,驾船离开了瀛台。

潜逃

皇上来到冷宫,见到了珍妃,说他要去南方找康有为和谭嗣同,珍妃说好,只要皇上能逃出去,变法维新就有希望。这时候,一旁来看望珍妃的瑾妃告诉皇上,谭嗣同已经被捕,康有为逃到了上海外国人的租界去了。

皇上和珍妃

皇上逃跑,慈禧大怒,她发飙让众大臣去把皇上追回来。

慈禧发飙

最终,跟着皇上一起逃跑的张进喜和宫女春寿、春艳被抓了回来。李莲英威逼利诱,张进喜扛不住,只好告诉他皇上的去向。

威逼利诱

监狱里,谭嗣同留下绝命诗。

绝命诗

慈禧一定要见见这位“湖南牛”。

谭嗣同

慈禧问他为什么这么恨她,还要杀她?谭嗣同说老妖婆一日不除,中国一日没有希望。变法维新,保留满清统治都算是客气的了;如果革命党上台,满清就得关门大吉。谭嗣同能够成为为了变法流血牺牲第一人,死而无憾!慈禧也不废话,直接把谭嗣同推出去斩首。

灵魂问话

正往外走,谭嗣同迎面撞上被抓回来的皇上,旁边还有袁世凯。谭嗣同眼光直射袁世凯,袁世凯赶紧低下头。跟皇上打了招呼,谭嗣同径直走了出去。

慷慨赴死

皇上再次被软禁在瀛台。瀛台泣血,泣血瀛台!

光绪

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和杨锐等戊戌六君子被杀死在北京菜市口。百日维新就此宣告失败。

戊戌六君子

电影的生动鲜活让我再次回忆起上中学时候背历史书的艰辛来。那个时候的学习,真是一件苦差事。如果当时的历史课堂放的是李翰祥导演的电影,历史学习该会是多么生动有趣并且立马学会。


电影《瀛台泣血》用的大部分还是李翰祥的班底演员,狄龙、井淼、杨志卿、凌波、岳华。狄龙这个文武全才,在李翰祥手里基本都是文戏,之前的《武松》也以文戏为多。狄龙是老天赏饭吃,年轻时候的狄美男简直帅出天际,完全在国人的审美点上,可谓邵氏的当家花旦。虽然如今狄龙年老色衰,但是年轻时候那真是要颜有颜,要才有才!凌波恢复了女人的扮相,不再反串。凌波的反串是很有看点的。老慈禧是由卢燕扮演的,可以算得新人。卢燕年轻时候的辨识度并不高,年老了以后却很有特色。这里面的慈禧只能算说得过去,因为年轻的卢燕太像路人甲。


李翰祥的历史剧是邵氏一绝!就本剧来说,让我印象深刻的,除了狄龙的绝世美颜,再就是清宫的富丽堂皇和古典气质,那种感觉棒极了!李翰祥是大师,仅凭他的古典文学造诣就能独步艺坛,更不要说他的高超的导演水平了!


电影《瀛台泣血》是一朵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且看且珍惜!

发布于 2025-07-07 11:35
收藏
1
上一篇:香港风月片史,李翰祥不可或缺,无其名则减半风华 下一篇:感人离世,归国5天后安详谢世,生前捐资20万美元建校,临终前包机返国彰显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