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追剧网 > 星库 > 港台明星 > 马黎:这部作品是湖南台致敬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一份厚礼

马黎:这部作品是湖南台致敬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一份厚礼

更新: 2020-12-30 03:27来源: 未知浏览次数:

马黎:这部作品是湖南台致敬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一份厚礼


文/王禹


12月26日起,大型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在湖南卫视首播后产生广泛影响。该片作为湖南广播电视台“扶贫三部曲”的首发之作,分为《首倡之声》《精准之方》《时代之魂》《旷世之业》《未来之路》五集,并通过“把大片做到村里去”的创作理念,把镜头对准脱贫后的新屋场和田间地头,让世人看到了十八洞村的沧桑巨变。



“《从十八洞出发》是一部重量级作品,在脱贫攻坚题材的各类片子中,它让人眼睛一亮,有脱颖而出的感觉。在2020年即将收官的时候,这部作品在湖南卫视黄金档播出,这是湖南广播电视台致敬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一份厚礼。”在今天举行的《从十八洞出发》专家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如此评价该作品。


理论传播的创新典范


《从十八洞出发》自12月26日在湖南卫视730时段首播后社会反响热烈,有网友留言说:“第一期播出后真的是深深震撼到我了,脱贫是为了每个公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一部这样能记录脱贫和国家进步过程的节目真的太有意义了”。还有人说:“波澜壮阔地描绘精准扶贫的“中国画卷”,当地的巨变,村民们的真实生活,这种热腾腾的生活气息让人温暖又感动!”



“《从十八洞出发》在创作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其所采用的各种手法实现了跨界。作品把嘉宾请出演播厅,把访谈搬进农家院,在田间地头记录沧桑巨变,多层次勾勒出一幅脱贫攻坚的中国画卷。今年很多脱贫攻坚的精品创作,湖南电视台的创作别具一格,这是湖南电视人向脱贫攻坚的伟大的致敬和献礼。”马黎进一步谈到,希望进一步聚焦主题主线,在建党百年重大历史时刻,创作一批有格局,有分量的新时代史诗之作。 与此同时,精益求精,打造扛鼎之作,用奋斗的精神激发创作热情,用工匠精神提升创作质量。在此基础上,希望以新技术为支撑,让技术赋能,提升优质作品的创作水准,深化融合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观众。


《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顾保国认为,《从十八洞出发》用朴实的语言,让当地百姓做主角,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故事,把“精准扶贫”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进行推广。明年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媒体人为什么工作,为什么服务?把中国故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精彩故事,怎么样传播出去?《从十八洞出发》作了很好的解答。



“这个节目是家国情怀、人文关怀、情动抒怀的高度融合,是中国脱贫攻坚时代背景下的全景式展现;它用温柔的镜头讲述独特的中国脱贫故事,同时还上升到人文情感层面,挖掘人物个性,凝练人物情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谈到,《从十八洞出发》不光是空间上的出发,更是向人的精神深度的出发,让观众融入其中形成共鸣。它是一部反映脱贫攻坚的标志性文化创意作品,也是为电视文化贡献的一部标志性作品。


湖南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君表示,《从十八洞出发》把理论供给和理论需求相结合,故事讲述与理论阐释相结合,诗歌形象表达和理论的理性表达相结合,电视艺术和理论宣讲相结合。做到了平实讲述,故事走心,代入自然,样式创新,堪称故事里的理论传播创新,是理论传播创新的新典范。



“湖南一直在复制节目的‘神话’,我很惊讶,这里面没有明星,但是这些素人在镜头前都有明星的感觉。”《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评价《从十八洞出发》,将乡土元素与当下审美结合,将扶贫现状与当下发展结合,将党的政策和文艺新样态结合,这几个做得非常好。



对此,《从十八洞出发》总策划,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台)副总经理、副台长徐蓉介绍,做镌刻于时代、影响于人心、奉献于社会的主流大台和主流新媒体集团,是湖南广电的历史使命。《从十八洞出发》就是湖南广电坚定党媒姓党、坚持新闻立台、肩扛社会责任的一个生动的注脚。 她还透露,《从十八洞出发》也是湖南广电跨年大事件——“扶贫三部曲”的首发之作,接档播出的还将有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电视版、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


跨界创作与融合传播的生动实践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教育传媒研究》总编辑张志君认为,《从十八洞出发》的特点是,大主题、小人物、小故事、小切口,深入浅出、引人思考、跨时空、跨圈层、跨领域的聆听、互文见义式的言说、诗意的阅读、跨媒介的传播,湖南广电把“扶贫”这篇大文章写在“幕天席地”的中国大地上,写在“无远弗届”的网络上,写在触达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份“电波版的中国精准扶贫白皮书”。


“这个节目它是有大视野的,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体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昌凤谈到,把一个宣传主流的片子做到这么活,做到观众用户的心里,非常难得。电影、新闻、综艺等形态的交融,还有像微记录、访谈等各种手段信手拈来、穿插其中,确实融合了时代最前沿的、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媒体人的素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认为,湖南广电是构建了脱贫攻坚的传媒综合体,有新闻、专题、文艺节目、真人秀、短视频、微电影、大电影、话剧、戏剧……《从十八洞出发》真的是一个脱贫攻坚的影视化总结,故事体的叙事,电影级的设置,场景化的策划,互动式的对谈,还有戏剧式的画面,是一档有教科书性质的节目。


作为《从十八洞出发》的出品方,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刘学表示,《从十八洞出发》的制作播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说到天时,该片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历史背景和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时代背景下推出的。说地利,就是在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标志性地点讲述典型性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十八洞”,已不仅是湘西的“十八洞”、湖南的“十八洞”,也是中国的“十八洞”、世界的“十八洞”,是世界反贫困领域一个关键“起点”、重要“地标”和鲜明“符号”。说人和,是指《从十八洞出发》,是同心聚力打造的力作。



近年来,湖南广电着眼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致力于电视理论宣传的持续创新,相继推出了《社会主义有点潮》《新时代学习大会》《长江黄河如此奔腾》《从十八洞出发》等一系列电视节目,电视专题片《小康之大》也即将推出。



《从十八洞出发》总导演,湖南都市频道总监李越胜介绍,《从十八洞出发》以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为时代背景,是湖南广电这棵“创新长青树”结的果、是广电总局倡导“小正大”原则结的果、是新时代结的果。它是一档具有纪实、理论特点的电视专题片,既是2020年的电视贺岁片,也是5000年中国今朝梦圆的贺岁片。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还要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好比登泰山来到南天门,前面还有更大的挑战——十八盘。从十八洞到十八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更高峰,还要再一次出发。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广告位: 260PX-250PX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发展历程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Copyright © 2002-2020 追剧网,好看的电视剧推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