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协定谈判期间,美方为何枪杀我方警卫人员姚庆祥?
姚庆祥,1929年2月19日生于山东省即墨县(今即墨市)鳌山卫镇姚家庄一个贫农家庭里。在旧社会,姚庆祥一家和千百万劳苦群众一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十分艰难困苦。姚庆祥10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12岁时为生活所迫,跟随母亲和兄嫂逃荒到东北当了矿工,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之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了,姚庆祥得到解放。这年10月,他参加了八路军。1948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在解放战争中曾多次立功,还获得过“艰苦奋斗”奖章。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祖国安全的时候,为了保家卫国,姚庆祥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编入第四十九军一三九师侦察营,跨过鸭绿江,投入抗美援朝战争。美帝国主义在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下,被迫接受停战谈判。1951年7月姚庆祥奉命调任朝鲜开城中立区军事警察排长。他率领一个排在板门店一带,担任警戒巡逻任务,忠实地执行和平谈判协议有关中立区的规定,保卫着中立区和各方代表的安全。姚庆祥率领的这个排共有三个班,分别驻在板门店、松古洞和本松里。这些地方,都是谈判双方联络官在会议上确定的中立区。他们就在这个范围内担任警戒。姚庆祥初到松古洞时,住的是草棚或者土洞,有时吃不上饭,喝不上水。虽然如此,姚庆祥牢记党的教导和志愿军的纪律,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动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他要进出老乡的门,都亲切地喊着“阿妈妮”,并且把手举起来,表示尊敬。他像在祖国内地对待家乡的父老那样对待驻地的朝鲜人民,主动帮助朝鲜老乡干这干那,很快便与驻地朝鲜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因此,松古洞的老乡,也把姚排长当作自家人,阿妈妮则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1951年8月18日傍晚,姚庆祥来到松古洞李大娘家,听阿妈妮和她的女儿淳芬诉说美李军枪杀他家亲人的残暴行径。忽然,天空雷电交加,接着下起了瓢泼大雨。姚庆祥看了看表,站起来向阿妈妮告辞。他深知,越是这样恶劣的天气越是要防止敌人破坏捣乱。他带领一个班,冒着大雨,急速向板门店方向巡逻走去。他边走边对战士说:“这几天情况更紧了,敌人想寻找借口,破坏停战谈判,上级指示我们要提高警惕。”半夜的时候,姚庆祥从板门店去高头山向连里汇报工作。这在这时,美李军派出30多名武装人员,在队长金昌植的带领下,违反谈判协议,偷偷地侵入中立区,由板门店的东南面进到白鹤洞附近的山岗下隐藏起来。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伺机捕杀志愿军战士,借以制造事端。东方泛起鱼肚白。“天快亮了,怎么还不见人来。”敌特开始有些骚动。“天亮了,也要等。完不成任务,怎么向汶山作交代?”金昌植一边不耐烦地下命令说,一边给部下打气:“我们既然进到中立区,就得完成任务,把人打死后,还要将尸首弄回去作证据。听我指挥,大家不要怕,出了问题,美方说由他们负责。”天快亮了,姚庆祥从连部出来,手里提着枪,精神抖擞地向松古洞方向走去。突然响了一声冷枪,子弹落在他们身边。姚庆祥听到枪声,急速向响枪的地方包抄过去。同时,他嘱咐战士们:“这是中立区,不能随便打枪;要打的话,就要等敌人进入腹心地区,并要把敌人捉到手,让敌人在事实面前无法抵赖。否则,敌人会造谣,找借口。”接着,他令九班长快去控制住右边高地,防止敌人从右边迂回。这时,战士王仁元高喊:“排长,右边高地三棵树下有敌人”。王仁元的喊声未落,左边射来密集的子弹,姚庆祥倒在斜坡上,王仁元也负了伤。战士们急忙跑到姚庆祥身边,想把他扶起来。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管我,快去通知战友,消灭敌人,决不能让美李破坏停战谈判的阴谋得逞。”他命令九班长快去找副排长那个巡逻组汇合。九班长走后,敌人一边打枪,一边向姚庆祥围来。姚庆祥从昏迷中醒过来,猛地站起来,与敌人搏斗。他摔倒了一个敌人,自己也跟着倒了。这时,连长、指导员带着巡逻组赶来了。敌特队长金昌植看事不好,急忙向姚庆祥的头部连击两枪,抢走了手枪、衣帽和鞋子,边逃边喊:“志愿军来了,快跑!”8月19日凌晨,姚庆祥为了保卫和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连长、指导员带领巡逻组赶到姚庆祥遗体旁,他们高高举起手枪向光荣牺牲的战友宣誓:不管敌人如何制造事端,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保卫和平谈判的任务,在洒满烈士的血迹的地方,把和平大旗竖立起来!这天,松古洞全村的老百姓,宣布绝食一天,以表示对姚庆祥排长的哀悼和抗议美李军勾结破坏和平谈判的罪恶行径。他们还要求将姚庆祥烈士的遗骨安葬在朝鲜的土地上,永远为他守墓。中国人民志愿军鉴于姚庆祥烈士在保卫和平事业上做出的重大贡献,于1953年10月给他追记一等功,授予他“和平战士”称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抗美援朝分会于1954年在姚庆祥的家乡姚家庄修建了“和平战士姚庆祥烈士祠”,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为姚庆祥烈士纪念碑撰写了碑文,赞颂了烈士一生的光辉事迹,以褒英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