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小事件,最终导致了大祸?

1952年7月15日“驻澳黑人哨兵随地小便",导致中葡"关闸事件,几乎酿成中葡大战"。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进驻拱北的解放军,属于华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的部下,出事前刚刚换防不久,由于站岗的是北方人,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而驻守关闸的葡兵,有些是非洲兵团的黑人,他们距解放军的岗哨只有几十米。一天一名黑人葡兵突然内急,在炮楼外拉开裤子就随地的撒起尿来,两位解放军士兵没见过黑人小便,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1952年,炮战一周后,澳方18次请求毛主席宽恕)

谁知黑人士兵一见解放军战士大笑,以为在嘲笑他们。不由分说便端起枪来大怒,黑人士兵骂声连连。解放军战士也不示弱,双方语言不通,最后黑人哨兵恼羞成怒拿起步枪打了过去,两名解放军战士当场还击,并且还扔了手榴弹告以警示。

后来双方各自向上司汇报说突然遭到袭击,要求增援,最后双方竟然动用了也野战炮、重机枪开战,葡军哪是身经百战解放军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死伤累累。冲突爆发之后,解放军队封锁了边界,澳门每天依赖内地供应的粮油,副食很快出现了短缺;陆路交通也马上中断,澳门即可变成了死城,粮食,水,蔬菜,居民需要的物资都成了大问题。

一时间澳门居民惊恐万状,谣言满天飞。有的说中共派来一个师的兵力,在北闸架起了大炮;有的说中共将澳门封锁,以后谁也没得喝了。澳门总督史伯泰感到事情严重,赶忙叫经济局长罗宝马上找与中共有联系的南光公司打电话,说澳门政府无意将事态扩大,希望中方也要加以克制。

罗宝找到了马万祺,将澳督的意思告诉他,希望他与中共方面联系寻求解决麻烦,马万褀其便于当夜打电话到广州,向中共华南分局统战部长饶章凤报告了澳门方面的消息。

与此同时,在广州梅花村以叶剑英为书记的华南分局也在紧张商讨对策。

大家情绪激动,有的说干脆调一个师部队过去造成大兵压境,向澳门示威;有的说主张封锁边境,不运粮食食物,对他们经济封锁。

讨论了好一会儿,这时叶剑英从容不迫的说:"大家憋了一肚子气,有情绪可以理解,何况是澳葡方面先开枪挑衅,大家提出整治他们很有道理”。但是叶剑英突然画风一转说:"我们也应该看到,葡萄牙与那些仍称王称霸的帝国主义不同,毛主席说过,在处理这些国家的关系是要区别对待,大国从严小国从宽,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再说澳门的居民都是我们的同胞,闭关制裁,受害的还是我们的同胞"。

叶剑英继续说:″我看这件事只是个地方时间罢了,不用大动干戈,但是目前我国与葡萄牙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无法与澳门当局直接接触,澳可以委派民间代表与我们洽谈"。

最后,会议决定派港澳工委副书记黄施民和省外事处处长曹若茗,赶赴拱北与澳门方面会谈,最后大家商议提了三个谈判条件:一是澳门当局必须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二是就关阐事件做出正面的书面道歉;三是赔偿损失。

  • 统战部部长饶章凤将这些通知告诉黄诗敏和曹若茗,黄曹二人赶赴关闸找到南光公司总经理柯正平,澳洲府罗保派人来谈谈,算来算去感觉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澳门王"何贤比较合适。何贤接到罗宝电话,说关闸发生的事件昨天我已了解,但是现在政府是什么态度?罗宝在电话中说,澳督的意见是,谈判只求不将事件扩大,但谁对谁错的问题免谈。何贤一听忍不住叫起来,说这样我可没得谈。罗保说麻烦老哥你出马出去试一试。

第二天,何贤会同马万祺来到拱北关闸,双方已见面开始,由于何贤带来澳督口信与中方要求相差甚远,会谈还没深入进行,何贤二人便被顶了回来。

何贤和马万祺刚已回到家,这时马上给罗宝挂电话,转述中方态度,何贤直接告诉罗宝,共产党和国民党不同,连美国人都不买账,何况你们葡国人。

罗宝说:"麻烦你多跑几趟"。"我多跑几趟没关系,政府是这种态度,我跑100次也没有用",何贤说。

如罗保马上把和贤的话转告澳督史伯泰,但史伯泰只答应了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其余两条不答应。罗宝又把澳督的意思转告何贤让他再跑几趟,看在澳门几十万居民的份上。何贤又和马万祺,要求见澳督史伯泰,转述了中方的意见,然后对史伯泰说:"其实中方已做了相当的让步,他们想要困住澳门,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真逼到这一步人家再提什么要求,你真得乖乖答应,那时更无面子一人让一步,双方有个坦诚态度,我看这才是解决目前的最好办法"。

史伯泰说:"让我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第二天,罗宝打来电话说澳简同意了中方提出的全部条件,何贤马万祺启程前往拱北关闸。

事后多年何贤回忆这一段历史说,我那次来来回回不少于20次。那时两国无邦交,我们夹在中间实在是难做,好在最后终于谈判成功。

澳门当局正式向中方递交道歉书,拖了一个月的关闸事件,终于和平得到解决。

结语:这就是由一件小事情引起,酿成的大祸。好在在最后和平解决;同时彰显了中方的大度和叶帅的高超外交。

发布于 2024-02-17 11:49
收藏
1
上一篇:拍一部电视剧需要多少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