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抗日电视剧当中的日本指挥部墙上的画像一般都是谁?
日本裕仁天皇
日本二战时期军队指挥部如果要挂像的话,一般会挂裕仁天皇的像。
昭和天皇(裕仁)(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本名裕仁,称号迪宫。是日本最长寿以及在位时期最长的日本天皇,执政长达63年。
裕仁1901年生于东京,是大正天皇嘉仁的长子。大正十五年(1926年)大正天皇因病逝世,裕仁登基成为日本新一任天皇,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改元昭和。
在位期间,他指挥和策划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侵略和践踏了中国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导致了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1945年8月发布“终战诏书”,代表日本帝国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因美国的干涉,战后免除了审判,天皇制得到保留。1989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肠癌死于东京,终年88岁,皇太子明仁即天皇位,改年号“平成”,昭和时代落下帷幕。
有不少观点认为,裕仁天皇在二战期间是日本军部的傀儡,其实这并不是事实。近代以来的日本天皇,经历了一个由精神偶像到英明领袖的转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为日后裕仁建立天皇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
近代日本政制虽历经变化,但天皇具有万世一系的君主神圣性、唯一性及权威性始终被普通日本民众所认可,天皇被捧为神的后裔,天皇统治日本的合法性披上了神学的外衣。而在实际体制中更留存了天皇至高无上,各个部门权力机构辅佐天皇的权力漏洞,尤其是天皇享有对军部的直接统帅权。
天皇实际上是对任何不听话的军人有制裁的权力,但他从未使用过这样的权力。而众所周知,无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七·七事变,都是日本陆军参谋们的“下克上”行为,也就是说是一帮想军功的狂热军人,擅自实施了作战计划,将生米煮成熟饭,迫使日本军部接受战争已经爆发的既成事实。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原本有能力制止战争的天皇,实际上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日本天皇制不是希特勒式的法西斯,而是更接近于宗教狂热。天皇的神性决定了那些日本人不可能从“神”那里得到任何明确的指示,只能去猜测旨意,这样的局面恰恰是日本当时中低级军官胆大妄为的根本原因所在。
日本天皇制恰恰是保护和滋生军国主义的温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形成了以利为本、开疆扩土、祟尚功利、以力服人、强而不安、富而不足、耀威海外、谋求霸权的扩张自我和以邻为壑的传统思想,进一步导致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强烈需求,变成了日本军国主义最强大的精神武器。而在这期间,日本的政治权力是以天皇为中心,日本是皇国,皇国就是神国,神国就应该统治全世界,这是上天赋予的使命,并把这些思想灌输给日本国民,无形之中起到了保护和滋生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作用。
所以,日本战后清算的时候,美国出于一己私利,包庇了裕仁天皇,恰恰是今天日本政坛和社会开始出现极右翼化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