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铭记唐山大地震,共筑抗震救灾精神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抗震救灾和重建工作的一个重要事件。
"事件概述:"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官方统计,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毛主席高度重视,迅速作出反应。党中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全国各地纷纷派出救援队伍和物资支援唐山。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大量被困群众。
"重建家园:" 地震后,唐山开始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在重建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了“三年重建,三年振兴”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支援唐山重建。
"历史意义:"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震救灾和重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灾难面前坚强领导力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唐山的重建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标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中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这一系列节目中,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会被详细讲述。节目可能会包括以下内容: - 地震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央广网北京7月28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本期推出: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仅仅23秒的时间,百年工业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三年后正式发布的数据显示,唐山大地震总共造成242769人死亡,约7200个家庭一夜间消失,4200多名孩子成为孤儿。

资料片:这次地震震中在唐山市,烈度11度,唐山市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地面建筑绝大部分倒塌。

当天上午10点左右,当获悉唐山大地震的准确消息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进行部署,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抗震救灾办公室。

资料片:7月28日上午8点06分,河北省第一书记刘子厚和煤炭部部长肖寒奉命立即乘飞机赴唐山。10点整,北京军区副参谋长李民率领先头人员乘飞机在唐山机场紧急着陆……

然而,唐山市区的受灾情况却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时任北京军区副政委的万海峰至今还记得震后第一次飞抵唐山后看到的画面。

万海峰:看到那个裂痕啊,惨的状况啊,很多人心里都很难过。(给)秦基伟政委打电话,汇报了一下简要的情况,灾情、部队的情况,给他简单进行了汇报,时间很短。然后就请求,尽快地增加部队、增加干部到灾区。

7月29日上午开始,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医疗队先后奔赴唐山市区,无数重伤员被抬上飞机,送往各大城市急救。

北京军区某装甲步兵团政治处干事王成庆:好多(人)手都抠破了,指甲都掉了,有的血流得哗哗的,还一边扒,为了救人呐。

地震废墟上还架起了有线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时间成立报道组,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报道,时政记者刘振敏就是其中的一员。

刘振敏:后来听说中央台有个报道组,哎呦,赶快主动申请要求参加。到唐山以后天蒙蒙亮,一片废墟呀。条件很艰苦,(我)一个女记者没有女宿舍,那一个大帐篷20多个全是男的,没办法,我就住到门口。当时余震就不断,20多天一直是和衣而卧,但是我觉得当时唐山人顽强的抗震救灾精神在鼓舞我。

唐山大地震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痛,然而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中,在全国军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在灾难面前永不屈服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决心。大地震惨痛的历史也在时时提醒人们:灾难固然不可遗忘,“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更要世代相传。

监制:高岩

策划:武俊山 李谦

主笔:韩雪

播讲:长悦

统筹:朱星晓 王泽华

制作:单丹丹

发布于 2025-04-30 20:13
收藏
1
上一篇:冯小刚教科书级巨作,震撼人心的唐山大地震灾难大片 下一篇:唐山大地震,见证历史,重温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