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戛纳电影节,影评人热评,17部戛纳最佳影片盘点

2025年戛纳电影节的官方评选结果尚未公布,以下列出的是根据2024年戛纳电影节的趋势以及业界预期,可能会在2025年戛纳电影节上受到关注的17部影片。请注意,这些信息是基于推测和影评人的预测,并非官方名单。
1. "《巴黎的呼吸》" -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2. "《无间道》" - 导演:王家卫 3. "《永恒的火焰》" - 导演:阿莫斯·吉泰 4. "《深海异兽》" - 导演:亚历山大·阿加 5. "《记忆之河》" - 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 6. "《时间之书》" -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7. "《东京夜空》" - 导演:是枝裕和 8. "《荒野猎人》" - 导演:安格·李 9. "《末日孤舰》" - 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 10. "《最后的信使》" - 导演:阿方索·卡隆 11. "《夜莺》" - 导演:阿基拉·冈田 12. "《无人生还》" -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13. "《巴黎的夏天》" - 导演:凯瑟琳·德纳芙

相关内容:

从左上角开始顺时针方向:《情感价值》、《秘密特工》、《新浪潮》

2025年戛纳电影节的最后一天,闭幕式上发生了一起地区性停电事件(据报道是蓄意破坏),以及其他一些意外事件。“每次我来戛纳,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美国影星约翰·C·赖利带着意大利制作的西部片《Heads or Tails?》来到戛纳说道。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茱莉亚·杜库尔诺的《Alpha》几乎全场失利,这位金棕榈奖得主继《Titane》之后的续集在红毯上惨败。又或者,乔什·奥康纳的哪部电影更有机会获奖:同志爱情故事《声音的历史》还是女权主义艺术盗窃片《主谋》?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短期内不会有人去上希亚·拉博夫的表演课了。根据今年为《综艺》杂志报道戛纳电影节的九位影评人,以下是来自这个全球最负盛名、也最难预测的电影节的最佳影片。

阿姆鲁姆

法提赫·阿金这部充满诗意、优雅简约的二战题材影片,引发我们对这位12岁希特勒青年团成员的兴趣,甚至同情他。《阿姆鲁姆》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它让人早早意识到,如果这个男孩在不同环境下长大,他或许会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行善积德,而不是满脑子仇恨。而这种思考,只有某种敏锐的艺术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一切邪恶的根源都在于人,而消除邪恶的唯一方法就是了解其根源。

波诺:投降的故事

安德鲁·多米尼克 (Andrew Dominik) 为这位 U2 乐队主唱 2022 年的个人舞台表演拍摄了一部精美的影片,让我们看到博诺 (Bono) 讲述他的人生故事,带我们走进他的抱负、他的激情、他的名声、他的慈善事业、他的虚伪,以及他的内心恶魔(他有一个你一生都在与之斗争的父亲)。博诺是一位充满诗意的表演者,他以令人心潮澎湃的热情,将 U2 的传奇故事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融入其中,带来一种令人心潮澎湃的宣泄。

水的年表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导演处女作改编自莉迪亚·尤克纳维奇的回忆录,讲述了她如何在一个充满性虐待的家庭中长大,以及如何通过竞技游泳、吸毒、性以及其他各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最终成为一名作家,最终摆脱了这段家庭暴力的影响。斯图尔特将故事呈现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令人过目难忘。伊莫金·普茨的精彩演绎不仅捕捉到了莉迪亚的渴望,也捕捉到了她内心破碎的空间。

爱丁顿

阿里·艾斯特这部大胆的社会学西部惊悚片将自由主义艺术电影的正统观念彻底颠覆。故事背景设定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夏天,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城市埃丁顿。当地警长乔·克罗斯(华金·菲尼克斯饰)拒绝佩戴口罩,这标志着它即将颠覆传统观念。但新冠疫情只是导火索。《埃丁顿》展现了一个愤怒的、沉迷于邪教和阴谋论的、或许还有些疯狂的新美国,它正从镜子中悄然滑落,如同一场“大崩溃”,而影片以一种面无表情却又忐忑不安的幸灾乐祸来看待它。

最高 2 最低

斯派克·李将黑泽明的《天下》推向了新的高度,打造了一部发人深省的类型电影,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文化的未来走向发出了警示。一场绑架事件迫使嘻哈大亨大卫·金(丹泽尔·华盛顿饰)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翻拍版全新的高潮中彻底放弃。当大卫重新拾起他热爱的事物时,我们也能感受到李自身的热情:作为一名电影导师、一位真理的代言人以及一位社区的资深政治家。

回家

尼拉杰·盖万 (Neeraj Ghaywan) 的这部讲述贫困青年努力摆脱困境的故事,多年来首次让一部主流印地语作品显得如此重要。它不仅展现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刻画,也对现代印度进行了尖锐的控诉。《家有儿女》延续了传统宝莱坞社会剧的风格,也就是说,它几乎通过镜头传达了广泛的政治观点,但其主演们为这种原本显而易见的电影形式注入了动人而自然的细微差别。

这只是一场意外

如同伊朗导演贾法尔·帕纳西一样,这位异见导演执导的这部荣获金棕榈奖的影片中的五位主角也曾在狱中服刑,但他们最终却怒火中烧,准备反击。尽管他们从未亲眼见过这位自以为是、独腿的检察官,但每个幸存者都发誓自己能认出折磨他们的那个人。然而,当他一瘸一拐地走进瓦希德(瓦希德·莫巴塞里饰)工作的汽车修理厂时,一场清算开始了:瓦希德绑架了这名检察官,然后召集其他幸存者确认其身份,并伸张正义。对于一部节奏缓慢、充斥着驾驶场景的剧情片来说,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他们辛辣幽默的任务却将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主义与塔伦蒂诺更具激情的复仇电影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角色的背景故事直接受到帕纳西在狱中听到的话语的启发,这暗示着他不可能在狱中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从而创作出这部电影。

残留的爱

冰岛导演赫利努尔·帕尔马森(Hlynur Pálmason)的《残留的爱》(The Love That Remains)专辑,以超现实主义的视角展现了有序的生活和思想的瓦解,这张专辑收录了一段令人心酸、略带病态幽默、且愈发失控的婚姻场景。艺术家安娜(萨加·加达斯多蒂尔饰)宁愿与航海丈夫马格努斯(斯维里尔·古德纳松饰)分开,也不愿与之分离。然而,他却顽固地在她与三个孩子共同居住的房子里保持着存在感,有时甚至睡在她的床上——他紧紧抓住表面上的家庭稳定不放,而安娜却发现这种稳定越来越难以维持。

主谋

凯莉·雷查德将另类的智慧和蓝调式的智慧融入这部或许可以称之为反盗窃的电影中,巧妙地反驳了传统抢劫案那种华丽的、充满戏剧张力的剧情。在这种剧情中,一个非凡的举动在暴露于日常生活的种种邪恶力量以及一个普通人致命的缺陷时,逐渐走向毁灭。这部低调而精彩的电影几乎没有什么道德说教,但它却为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提供了一记温柔而警示:这个世界不欠你什么,所以你偷它,它也会偷你。

我父亲的影子

《我父亲的影子》以相当简单的结构,成就了一项神奇的双刃剑壮举。这部电影由阿基诺拉·戴维斯和瓦莱·戴维斯兄弟编剧,前者执导,讲述了两个小男孩跟随父亲从尼日利亚乡村的一个小村庄前往繁华的首都拉各斯的一天。然而,当观众被这部私密而细致的剧情所吸引时,他们内心深处暗流涌动的暴力与冲突却被揭穿。这一手法极具破坏性,彻底颠覆了电影本身,将其提升为一部深刻的人文主义叙事。

新浪潮

在理查德·林克莱特这部关于《筋疲力尽》制作的精妙而迷人的纪录片中,让-吕克·戈达尔(吉约姆·马尔贝克饰)仿佛戴着他从不摘下的墨镜,以一种近乎魔幻的方式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不可思议的特质贯穿整部电影,影片将我们带到了1959年的巴黎,许多街道、咖啡馆和酒店房间都与《筋疲力尽》的拍摄地相同。戈达尔决定,他基本上是边拍边创作这部电影。这种体验令人欣喜,因为正是这一切联系在一起——戈达尔试图捕捉现实的闪光,将其融入瓶中,彻底改变电影的本质。能够踏入这台时光机,看着林克莱特以他自然而然的精湛技艺,将《筋疲力尽》中那种正式的炽热光芒重现出来,真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体验。

复活

继《地球最后的夜晚》七年后,毕赣携一部极致奢华、极致宏大的电影重返戛纳。这部影片实际上包含了五六部电影,每一部都妙趣横生、风格独特,构成了一首充满忧郁的20世纪电影之梦挽歌。《复活》以其极其复杂的宏大构想,无疑将挑战那些习惯于简单结构的观众。但对于那些怀念电影过去对我们影响方式的人来说,这是一堂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影文化课,教导我们放下的艺术。

秘密特工

巴西导演克莱伯·门东萨·菲略执导的影片《狂欢节》巧妙地掩盖了近百起死亡和失踪事件,影片中,这位导演将1977年的累西腓景象、声音和令人窒息的氛围融入其中,营造出强烈的感官记忆。那是一个充满“恶作剧”的时代,尽管“恶作剧”一词不足以形容这部160分钟的时代巨制几乎方方面面都弥漫着的日常腐败。门东萨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展现了即使是最糟糕的时代也能激发一种反常的怀旧之情。

情感价值

虽然风格上不如《世上最坏的人》那样激进,但提尔这部层次丰富的家庭剧依然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展现那些你认为电影早已精疲力尽的情感。影片也同样展现了雷娜特·雷因斯维的伟大之处,她饰演一位难以捉摸的演员,不愿与关系疏远的父亲(斯特兰·斯卡斯加德饰)合作电影。古斯塔夫在创作主角时就考虑到了诺拉,我们感觉,接受诺拉或许可以挽救他们的关系,甚至可能挽救他们两人的人生。

西拉特

我们都只是冷酷无情的上帝的玩物。对于奥利弗·拉克斯执导的这部奇异而又令人神经紧张的旅程中的人物来说,从茫茫荒野到人间地狱,上帝是一股无形的力量,逐渐减少他们的数量,消耗他们的精神,迫使他们思考希望之后的生活。对于观众来说,这很可能就是拉克斯本人,因为他以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式打击我们,而我们并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情。

坠落之声

玛莎·希林斯基错综复杂地编织了四代女孩的生活,她们在德国北部同一个令人生畏的农场里,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如果她们还没死去的话),构建了一个独特而令人心碎的鬼屋故事。这部小说式的电影形式严谨却不刻板,包含四条叙事线索,每条线索都充满了各自的谜团、模糊性和视角的飘忽转换;它们以印象派的顺序交织在一起,开始以复杂而生动的方式相互映照和相似。

顽童

哈里斯·迪金森(Harris Dickinson)的导演处女作展现了他作为演员对非同寻常的独立电影和文艺电影拍摄的偏爱。这部影片以伦敦肮脏街头的粗粝而敏锐的视角,以谦逊的关怀和坦诚探讨了全国范围内的无家可归危机。影片以一个年轻人(弗兰克·迪兰饰)为中心,他辗转于监狱、旅馆和街头之间。影片并未声称要展现整个被剥夺权利的群体,但在对个人的特写描绘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性张力和政治情感。

发布于 2025-07-05 09:56
收藏
1
上一篇:此生必看!盘点6部限制级神作,全看过的才是真正有眼光的影迷 下一篇:没有了